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 栏目导向 -> 返回首页 -> 文章内容...

中国水稻良种及其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成功推广

 作者:admin 来源:中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时间:[2015-04-22] 共有[ 6717 ]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在坦桑尼亚,很多农场都将逐渐采用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辐射到水稻种植区的千家万户。4月8日,由我院承建的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水稻专家们赴坦桑尼亚滨海省(Coast Region)鲁菲吉地区(Rufiji District),指导当地一家较大的农场种植水稻。这家农场主叫Mituro,他兄弟3人原在坦桑尼亚累斯萨拉姆做生意,现在3兄弟合伙在家乡租地办农场。目前他们在Ikwiriri镇的农场主要种植水稻,这是伊朗人留下的一座老农场,有从鲁菲吉河(RufijiRiver)引水的水利设施,水源有保障。

  该农场是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菲吉地区的示范基地,也是示范中心多点试验和技术示范点之一,水稻种植面积约300亩。示范中心与Mituro有技术合作协议,为该农场提供水稻栽培技术支撑。为加强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为该农场提供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并提供部分优良水稻种子。Mituro农场的当地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我院专家提供的中国水稻栽培技术指南实施,圆满完成了农场稻田的整地、播种、育苗、移栽和大田管理等工作,目前稻田秧苗前期长势良好,植株健壮,叶色浓绿,田间栽植整齐,可与示范中心试验区的田间秧苗长势媲美,最新的中国水稻栽培技术,已在坦桑尼亚得到了良好的示范展示和推广。在种植现场,我院专家对农场管理人员做了现场技术指导,讲解了水稻分蘖期的田间控水、增加分蘖数量和产量等技术原理和措施。今年雨季,当地还要继续开展水稻栽培,目前同时在开展整地、育苗与移栽等工作。

    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自2011年建成以来,我院先后选派了11名专家赴坦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示范展示和技术培训等工作,足迹遍及坦桑尼亚各地,已引入中国杂交水稻品种50多个,培训农业技术人员3500多人次,中国水稻栽培技术已经成功引入非洲。


【字体: 】 【收藏】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版权所有: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项目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科技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项目组织: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撑: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项目承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重庆中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 联系人:王骞 联系电话:13983065556,023-89020057,邮箱:848479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