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 栏目导向 -> 返回首页 -> 文章内容...

Q优1号

 作者:中一种业 来源:中国援坦桑尼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时间:[2012-05-10] 共有[ 16325 ]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该品种2002年12月4日通过重庆市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稻2002001),适宜重庆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作中稻种植。其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降低了高温伏旱的影响,适宜种植区域较广;叶鞘、颖尖和柱头无色,株型松散适中,剑叶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株高比汕优63高5厘米左右,谷粒细长,米质优,穗大粒多,产量高。在大面积生产中,穗平着粒200粒左右,比汕优63多50粒以上,比II优838多30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结实率85%以上,比汕优63增产7%以上,比II优838增产5%左右,一般产量为600公斤/亩左右,高产田块可达700公斤/亩。在重庆高温伏旱条件下,由重庆市种子站统一抽样送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十二项米质指标中有十一项达国颁二级以上,仅垩白粒率略超标(国颁三级标准为30%,该品种为38%),其米质明显优于目前重庆推广的冈优、II优、金优、K优、D优等杂交水稻品种。2003年在重庆累计示范推广15万亩左右,2004年预计推广150万亩。栽培要点:中苗移栽,海拔600米以下亩植1万窝左右,600米以上亩植1.2万窝左右,窝植2粒谷苗,重底早追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后期不宜追施氮肥,在稻瘟病常发区要防治稻瘟病

Q优1号

【字体: 】 【收藏】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版权所有: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项目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业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科技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项目组织: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撑: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项目承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重庆中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 联系人:王骞 联系电话:13983065556,023-89020057,邮箱:84847935@qq.com